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按照《云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质行动实施方案》要求,2024年9月,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云南省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案例遴选活动,共遴选出10个典型案例。现予以展示,供各高校参考借鉴。第一期特推出3个典型案例。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教育数字化促进教育现代化,为高校“数智化+”就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云南大学聚焦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搭建“数智化+”就业指导服务平台体系,提升就业工作数字化水平,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云南大学就业服务平台嵌入智慧就业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在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方面,集就业信息查询、个人信息维护、签约过程管理、数据查询跟踪和统计分析于一体,实现证明材料无纸化、签约解约电子化、数据统计实时化、问题处理痕迹化、数据核查透明化、服务信息可视化。
一是依托1个平台,开展“个性化”生涯教育。定制生涯指导全流程信息化系统“生涯足迹平台”,开设职业测评、专业导读、岗位认知、生涯咨询、就业课程beat365平台入口,、技能训练、比赛活动、生涯档案等多项功能模块,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生涯发展,解决求职困惑,增加就业信心,提升就业能力,平台用户超过5万人。二是开发2个系统,深化“自服务”训练成长。推出“简历优化实验室”,从版面设计、简历结构、内容填写等方面,对毕业生求职简历进行智能AI算法优化,配套简历打印机和招聘交互终端,提高简历优化和投递的效率。研发“3D模拟面试系统”,通过“自助式预约、多场景模拟、全过程记录、智能化诊断”,帮助学生克服面试焦虑,解决学生不了解面试题型、不熟悉面试流程、不擅长口头表达等问题,提高求职成功率。三是汇聚3种资源,提升“全要素”育人实效。整合宣传资源,开设云南高校首个就业育人工作微信公众号“云大生涯”,通过“信息汇”“能量槽”“服务窗”等栏目,汇聚校内外就业育人资讯信息。嵌入活动资源,将数智化系统与“雪松林培训成长计划”“一院一赛”等品牌活动有机结合,推动“数智就业实践”。链接师资力量与场地资源,利用数智化技术提升生涯教师指导水平和生涯工作室服务实效,定制开发“宏志助航计划”系列精品线上课程,实现“场地智能化、资源信息化、课程精品化、师资专业化”有机联动。
一是建成1个线下招聘大厅,提升招聘会体验感。数智招聘大厅由2台签到闸机、35个信息展示大屏、35台简历投递交互机和2台自助简历打印机组成,2023年9月投入使用以来,共举办招聘活动53场,实现学生和用人单位快捷签到、岗位信息展示、刷校园卡投递简历、自助简历打印等便捷功能。二是打通3个媒体平台,提升招聘信息精准推送度。云南大学就业服务平台在招聘服务方面具备单位注册,招聘公告、职位信息发布,宣讲会、大中小型招聘会预约及管理,招聘数据统计,微信服务号精准推送等功能,在信息检索、内容展示、移动端匹配、简历管理、投递数据追踪等方面持续优化,日均访问量超30万次。微信订阅号“云大就业”发布学校举办的各类招聘活动及全网优质招聘信息,每年发布150余期1000余条就业信息推文,目前订阅号累计关注人数8.6万余人。微信服务号“云大就业中心”与就业服务平台实现后台数据同步,自动获取每日招聘活动信息,按毕业生生源地、学院专业等维度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平均每年推送300余期800余条,超60%的就业信息实现基于不同维度的精准推送,历届毕业生绑定率超过85%。三是依托1个智能终端,招聘信息发布校园全覆盖。30余台智能信息发布终端置于学校各学生宿舍楼栋和食堂等公共区域,以竖屏海报的形式滚动展示近期举办的各类招聘活动和优质招聘信息,平均每年发布300余张就业活动及招聘信息海报。
滇池学院建强“大就业”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校友在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中的资源优势,深度访企拓岗,广开就业渠道。
建立校友数据库,整合多元就业信息。学校多渠道挖掘校友资源,按考研升学、公务员、事业单位、知名企业、自主创业等类别,分类建立校友数据库,至今,校友人数已达75907人。通过定期联系各行各业校友,为毕业生提供时效性更强、匹配度更高的就业信息。
完善校友反馈机制,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校友就业范围覆盖面广,涉及领域多元,熟悉母校的教学科研、专业、学生管理和就业情况。学校跟踪调研校友所在行业变化和人才需求现状,对接行业产业发展,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设置,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需求。
积极“引企入校”,充分利用校友企业资源吸纳学生就业。学校定期举办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邀请优秀创业校友返校招聘。2024年,50余家校友企业多次参加学校各类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推动“人岗对接”,校企合作提升学生专业就业对口率。各学院积极访企拓岗,联系相关校友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基地。截至目前,学校已与40余家校友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逐渐探知自己的就业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训练。校友还帮助学校2024届残疾人毕业生进行CPA培训,助力毕业生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
发挥校友榜样力量,激发学生进取精神。采访报道典型校友,分享他们的精彩经历和成功经验,通过校友会公众号、校友网、就业网等平台,向全校学生推送了180期校友典型案例和就业创业风采,并将百名校友典型事迹汇编成书《滇池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百名校友访谈录》毕业生通过校友经验分享,汲取就业创业智慧,立定成才成长就业志向。
培育校友母校情结,传承母校文化。校友的杰出成就和社会赞誉度能够直接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beat365平台入口,,学校编撰发放校友刊物《滇院校友》16期,让校友及时了解母校的发展和办学成果,同时,学校定期召开校友座谈会,以校友的建言献策回馈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建立校友导师制,提升就业育人成效。为发挥校友在就业市场中的“传、帮、带”作用,从2016年起,学校建立校友导师制。选聘优秀校友担任就业创业导师,为毕业生指导方向、答疑解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帮助师弟学妹进一步了解职场动态和就业形势,发挥校友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引导示范作用。
举办校友互动活动,加强就业分类指导。本学年,学校举办“校友讲坛”“校友沙龙”“校友面对面”等系列活动20余场,以就业创业、考研、基层就业、应征入伍等为主题,围绕当下就业热点问题,邀请不同领域的优秀校友开设专项培训和指导讲座,为师弟学妹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分类就业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
云南农业大学历来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实践工作,多年来聚焦爱农知农、强农兴农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着力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实践提质增效,入选“首批100所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学校始终把厚植云农学子“顶天立地”的为农情怀作为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引导学生牢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担当使命,扎根边疆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时代大潮。校党委书记每年为毕业生作“职业观、就业观、价值观”主题讲座和“离校前最后一堂党课”,引导毕业生坚定理想信念,奋发有为。2024年集中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批“留滇有我就在云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选树一批就业育人优秀典型人物,宣传一批基层就业创业先进事迹,引导一批学生利用假期开展基层就创调研实践,努力营造面向基层、服务农业良好校园氛围。教育引导学生扎根边疆,主动把个人理想融入时代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大潮,在具有“乡土味”和“泥土味”的田野中“自找苦吃”,成就自我,奉献社会。1名教师和2名毕业生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建强机制。成立校院两级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学校统筹、部门联动、学院落实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做好就创工作实施意见、就创平台运行管理及项目培育等系列制度文件。
优化保障。持续加大就创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教育部认可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类活动及就创类赛事获奖项目进行奖励,对项目负责人及指导教师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
全程融入。积极构建“课程+项目+竞赛+孵化+创业+就业”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三个融入”。课内与课外融入,强化课内实践,开展“项目+竞赛+创业”三位一体课外实践。教学与科研融入,促进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科研平台向学生全面开放,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就创实践。校内与校外融入,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建成就创教育实践基地等平台279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部级6个。
学校以实施“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为契机,主动对接区域内党政部门、重点涉农行业企业,构建“学校+政府+企业+学生”合作模式,为学生就创实践提供硬件支撑。打破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时空壁垒beat365平台入口,,创造条件让学生团队深入企业见习,切身体会企业管理运转流程。打造“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就创实战平台,企业与学生双向互选共同制定营销方案,真刀真枪全方位锻炼学生就创综合能力。开展“假期不断线、暖心促就业”学生返乡下乡兴乡就创调研实践活动,近3000人次参与,强化了职业认知,丰富了职业体验,促进了学生到基层、到乡村振兴一线就业创业。
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服务三农”理念,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就创教育实践发展之路,实现了“四个一批”兴农硕果,培育了一批厚植“三农”情怀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创业高素质人才,孵化了一批云农特色的创业项目,带动了一批学生基层就业创业,促进了一批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的比例始终稳定在60%以上,30%的毕业生在农林牧渔水行业就业。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云农毕业生共创建市场主体300余个,其中90%为面向基层服务乡村企业,带动大学生就业3000人以上,涌现了以曲靖老村长、农大丁同学、山和良蜜、云农智创等一批服务基层就业创业典型。“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云农丁同学扎根基层助力乡村振兴的典型事迹享誉全国;“方言喊话”的“曲靖老村长”赵朝鹏始终活跃在田间地头,毕业后返回家乡曲靖市沾益区红瓦房村创建“老村长直播小院”,帮助当地村民销售农副特产品,累计销售金额3.5亿元,吸引了更多大学毕业生返乡创业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