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加强民生司法保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通报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加强民生司法保障的做法成效;二是发布;三是回答记者提问。最高检党组成员beat365平台,、副检察长宫鸣,民事检察厅厅长蓝向东、未成年人检察厅厅长缐杰、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主任刘太宗出席新闻发布会。最高检办公厅(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李雪慧主持新闻发布会。
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保障民生利益。2024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8300余件1.8万余人,惩治力度不断加大,有力震慑犯罪分子。各地检察机关因地制宜加强对地理标志、老字号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保护,服务保障区域特色经济健康发展,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绵延。
刘太宗在答记者问时表示,检察机关聚焦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领域,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食品、药品、日化用品、服装箱包以及盗版书籍、玩具、软件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持续推进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保障权利人依法提起附带民事诉讼1085件,有效降低维权成本,减轻权利人诉累。
此次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还发布了检察机关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典型案例,共8件,其中案例八为一起侵犯知识产权罪案件。
某某集团公司系“某某”注册商标的所有权人。2018年,陈某甲在未经某某集团公司许可的情况下,在其租赁的河北省怀来县沙城镇一处民房内灌装假冒的某某豆奶粉,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在周边多个省份进行兜售。为掩饰其假冒某某豆奶粉的事实,陈某甲在2021年下半年有意取得某某集团公司半年期限的经销代理权限。经查,仅2022年1月至2022年8月,陈某甲向李某甲、魏某某、李某乙等人销售假冒某某豆奶粉3300余箱,销售金额共计人民币57.1万元。现场扣押已经加工完成的假冒某某豆奶粉523箱,价值人民币8万余元。另查明beat365平台,,杨某某向陈某甲销售带有“某某”注册商标的包装袋及纸箱11万余个;窦某某、陈某乙为陈某甲制造溯源二维码9.7万个。
提出侦查意见建议。2022年5月9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直属分局接到某某集团公司报案后,对本案立案侦查。2022年9月24日,该局将案件移交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公安局(以下简称铜山区公安局)办理。经公安机关商请,徐州市、睢宁县两级检察机关通过重大疑难案件听取意见机制,建议公安机关重点开展以下侦查工作:一是对扣押的假冒某某豆奶粉进行质量检测,查清涉案产品质量。二是通过梳理主要犯罪嫌疑人陈某甲的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等电子数据,实现对商标标识制造商、侵权产品生产商、销售商的全链条打击。三是针对陈某甲2021年取得某某集团公司经销代理权限后真假混卖的情形,结合产品销售渠道及销售价格进行甄别,扣除销售的正品数量,从而准确认定涉案金额。四是及时对扫描二维码后出现的验证信息进行提取,以完整、有效固定电子数据。
审查起诉。2023年1月31日,铜山区公安局以陈某甲、窦某某、陈某乙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杨某某涉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李某甲、魏某某、李某乙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移送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睢宁县检察院)审查起诉。睢宁县检察院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准确认定案件性质。经检测,涉案假冒豆奶粉的维生素D含量和钙含量与标识不符,但豆奶粉中蛋白质、水分、菌落总数等核心指标均符合国家关于豆奶粉的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故陈某甲等人的行为不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应当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二是准确认定罪名。关于窦某某、陈某乙提供溯源二维码的行为,经审查,扫描溯源二维码后跳转的验证页面显示“某某”商标标识,溯源二维码主要起到识别商品来源的作用,且窦某某、陈某乙二人与陈某甲不存在事前、事中通谋,遂依法将该二人的罪名变更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三是宽严相济,分层分类处理。通过释法说理促成全部被告人认罪认罚,考虑涉案豆奶粉系在小作坊中生产灌装,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应依法严厉打击,遂对在案7名被告人全部依法提起公诉。同时,充分考虑其具体行为作用、获利金额、社会危害性等情节,建议对制假源头主犯依法严惩并适用实刑,对认罪悔罪态度好、涉案金额较小的涉案人员依法从宽处理。
指控与证明犯罪。2023年2月28日,睢宁县检察院以陈某甲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杨某某、窦某某、陈某乙涉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李某甲、魏某某、李某乙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向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铜山区法院)提起公诉。2024年6月28日,铜山区法院采纳检察机关起诉意见和量刑建议,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判处陈某甲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李某甲、魏某某、李某乙有期徒刑八个月至六个月不等,均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三千元;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判处杨某某、窦某某、陈某乙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至一年不等,缓刑二年至一年六个月不等,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七千元至一万元不等。
综合履职。检察机关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代理经销商知假售假等问题深入剖析原因,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机关,建立食品安全领域联动配合协作机制,将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违法线索移送市场监督管理局处理,向企业发出风险提示函,建议加强对代理经销商的监管,推动形成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合力。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宣讲等方式,加强普法宣传,以案释法,让公众及时了解最新造假手段,提升消费者鉴别真伪的能力。
(一)深挖彻查上下游关联犯罪,实现全链条打击。检察机关办理涉食品等民生领域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应牢固树立全链条打击意识,注重深挖上下游犯罪线索,根据各环节涉案人员在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层分类处理。对于上游非法制造并提供商标标识的人员,未在事前、事中与制假人员形成通谋的,可以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定罪处罚。对于利用代理经销身份便利实施制假售假、真假混卖的,应当结合销售途径、销售价格等证据进行甄别,准确认定犯罪数额。
(二)强化综合履职,筑牢民生保护防火墙。涉食品领域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检察机关应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理念,统筹运用刑事追责、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行刑衔接等多种方式,确保案件办理质效,更好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办案中应注重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送等方式,多措并举推动形成打击涉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合力beat365平台,。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经营管理漏洞,依法向企业制发风险提示函,推动行业治理。
案例四:任某某等人诉某县自然资源局、某县人民政府不履行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检察监督案
案例八:陈某甲等七人假冒注册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案beat365体育平台,beat365体育平台,beat365体育平台,